幸孕果媽咪教室 綜合維他命怎麼挑?功效、種類一次看懂,找出最適合你的補給法

現代人為什麼需要綜合維他命?
 

你或許會有這樣的疑惑:
「我三餐都有正常吃,真的還需要額外補充綜合維他命嗎?」
「買了一大罐綜合維他命,吃了也沒啥特別感覺,是不是白吃了?」
「綜合維他命必須每天吃嗎?吃太多會不會反而補過頭?」

事實上,在生活步調快速、飲食不均衡的現代社會,即使自認三餐都正常吃喝,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累積營養缺口。根據最新國民營養調查(106-109年版本),台灣成人普遍存在維生素D、維生素E、鈣、鎂、鐵、鋅和膳食纖維等營養素攝取不足的情況。
日常裡許多「看不見的流失」問題,才是讓人覺得常疲勞、難恢復的原因。


 

幸孕果媽咪教室 綜合維他命怎麼挑?功效、種類一次看懂,找出最適合你的補給法

補充≠取代
綜合維他命的角色是「營養備胎」,方便用來補足人體必需卻難以從飲食中獲得的微量營養素。
既然是人體必需的,就表示這些營養素在體內必能發揮無可取代的功用,甚至一但缺乏,就會產生諸多不適應症,進而危害身體健康。
因此,在補充之前,我們得先好好了解各個營養素對人體的好處,才能更好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綜合維他命。

綜合維他命裡藏了什麼?一次掌握常見成分與營養重點
綜合維他命為什麼受歡迎?關鍵就在「一次補足多種營養素」!
對於生活忙碌、三餐不定時、營養攝取不均衡的人來說,綜合維他命是補充營養的便捷選擇,特別是針對孕期婦女、產後和術後恢復、以及剛好處於壓力大或體力耗損時期的族群。
不過你是否好奇──這些看似簡單的小小膠囊或錠劑,為何能補足我們人體每日所需的營養?
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常見的綜合維他命配方,看看裡面到底藏了哪些成分。

一、    脂溶性維生素
顧名思義,這類營養素需要油脂幫助吸收,同時能在體內有效儲存。生物體內儲存脂溶性維生素最多量的器官在肝臟,因此動物肝臟是補充脂溶性維生素最常見的天然來源。
此類維生素包含:


1.    維生素A
功用:有助於維持在暗處的視覺、增進皮膚與黏膜的健康、幫助牙齒和骨骼的發育與生長。
來源:肝臟、魚肝油、脂肪含量高的魚種、蛋黃、紅橘色蔬果、深綠色蔬菜。

2.    維生素D
功用:增進鈣質吸收、幫助骨骼和牙齒的生長發育、促進釋放骨鈣以維持血鈣平衡、有助於維持神經和肌肉的生理功能
來源:肝臟、魚肝油、脂肪含量高的魚種、蛋黃、曬太陽
備註:維生素D又分成D2和D3,來源和生物利用率大不相同,故在挑選綜合維他命時,可多花點心思留意其中的維生素D是何種型式喔!
 

 

3.    維生素E
功用:增進皮膚和血球的健康、有助於維持細胞膜的完整性、有助於減少自由基的產生、具抗氧化作用、減少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
來源:植物油、堅果與種子類、脂肪含量高的魚種、深綠色蔬菜、橄欖、酪梨

4.    維生素K
功用:促進骨質的鈣化、有助血液正常的凝固功能、活化肝臟和血液中的凝血蛋白質
來源:納豆、羽衣甘藍、動物肝臟、魚肝油、蛋黃、乳酪
備註:維生素K又分成K1和K2,K1主要為植物性來源,較適合素食者食用,但生物利用率較低,故在挑選時,仍是推薦以添加K2為主的綜合維他命喔!

 

維生素K2

維生素K1

化學名

甲基萘醌,Menaquinone

葉綠醌,Phylloquinone

來源

納豆、發酵食品、深綠色蔬菜、蛋黃、肉類

羽衣甘藍、菠菜、萵苣、橄欖油、大豆油

生物利用率

穩定性

 

二、    水溶性維生素
 

1.    維生素B1
功用:有助於維持能量正常代謝、幫助維持皮膚心臟及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、有助於維持正常的食慾
來源:糙米、黃豆、堅果與種子類、豬肉、魚類

2.    維生素B2
功用:有助於維持能量正常代謝、幫助維持皮膚的健康
來源:肝臟、蛋黃、肉、乾香菇、蛋黃、綠色蔬菜、堅果

3.    菸鹼素(又稱為維生素B3)
功用:有助於維持能量正常代謝、增進皮膚、神經系統、黏膜及消化系統的健康
來源:肉類、魚類、肝臟、菇類、全穀類(糙米)、種子

4.    泛酸(又稱為維生素B5)
功用:有助於維持能量正常代謝、增進皮膚和黏膜的健康、有助於體脂肪、膽固醇的合成及胺基酸的代謝
來源:肉類、魚類、肝臟、香菇、蛋黃、綠色蔬菜、酪梨

5.    維生素B6
功用:有助於維持胺基酸正常代謝、有助於紅血球中紫質的形成、幫助色胺酸轉變成菸鹼素、有助於紅血球維持正常型態、增進神經健康
來源:肉類、魚類、香蕉、堅果、全穀類

6.    生物素(又稱為維生素B7)
功用:增進皮膚和黏膜的健康、有助於維持能量與胺基酸的正常代謝、有助於嘌呤的的合成、有助於脂肪和肝醣的合成
來源:肝臟、蛋黃、酵母、全穀類、堅果類、花椰菜、乳酪

7.    葉酸(又稱為維生素B9)
功用:有助胎兒的正常發育與生長、有助於紅血球的形成、有助於核酸和核蛋白的形成
來源:綠色蔬菜、水果、全穀類、堅果、肝臟、蛋

8.    維生素B12
功用:有助於血球的形成、增進神經系統的健康
來源:肉類、魚類、海鮮、奶類、肝臟、蛋黃、乳酪、紫菜

9.    維生素C
功用:促進膠原蛋白合成、有助於傷口癒合、促進鐵的吸收、具抗氧化作用、增進體內結締組織、骨骼及牙齒的生長、有助於維持細胞排列的緊密性
來源:芭樂、西印度櫻桃、柑橘類、奇異果、辣椒、青椒、綠色蔬菜

 

三、    礦物質
1.    鈣
功用:有助維持於骨骼與牙齒的正常發育及健康、幫助血液正常的凝固功能、有助於肌肉與心臟的正常收縮及神經的感應性
來源:奶類、深綠色蔬菜、芝麻、豆干、板豆腐、髮菜

2.    鎂
功用:有助於骨骼與牙齒的正常發育、有助於心臟、肌肉及神經的正常功能、有助於維持糖類的正常代謝、有助於身體正常代謝
來源:深綠色蔬菜、全穀類、堅果、肉類、香蕉、巧克力

3.    鐵
功用:有助於正常紅血球的形成、構成血紅素與肌紅素的重要成分、有助於氧氣的輸送與利用
來源:肝臟、紅肉、蛋黃、紅莧菜、紫菜、黑棗、紅棗、葡萄

4.    鋅
功用:增進皮膚健康、有助於維持生長發育與生殖機能、有助於維持正常味覺與食慾、為胰島素及多種酵素的成分、有助於維持能量、醣類、蛋白質與核酸的正常代謝
來源:海鮮(生蠔、牡蠣)、肉類、奶類、堅果(南瓜籽)

5.    碘
功用:合成甲狀腺素的主要成分、有助於維持甲狀腺激素的正常分泌、有助維持正常基礎代謝、有助於維持正常生長、發育、神經肌肉的功能
來源:海菜、海藻、海魚、海鮮、碘鹽、奶類、蛋

 

補了綜合維他命還是沒感覺?營養素「種類、劑量、吸收率」通通都要選對
如果你每天都有按時補充綜合維他命,卻始終感受不到明顯差異?別急著懷疑保健品沒效,問題可能出在三個關鍵點:


✅ 選錯營養素種類
不同型態的營養素,吸收率差很多!像是維生素 D3 的生物利用率遠高於 D2,而維生素 K2 也比 K1 更能有效被人體利用。選錯型態,就像吃了也白吃。


✅ 劑量不對,效果打折
劑量太低,補不滿日常所需;劑量太高,身體一時吸收不了,多的也只是排出浪費。
「吃得剛剛好」,才能真正發揮營養素的功效。


✅ 吸收率低,是最大痛點
礦物質如鈣、鎂、鐵、鋅,除了會互相影響吸收效果外,也容易與食物中其他成分打架,導致吸收能量下降,加上傳統型態(如氧化物、硫酸鹽、碳酸鹽等)本身的穩定性與吸收率偏低,自然就容易讓營養補充事倍功半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市售綜合維他命的主要賣點
 

隨著現代人對健康意識的提升,營養補充品早已成為許多人的日常必備,尤其是綜合維他命,幾乎成為忙碌生活中的營養救援。但市售產品百百種,從配方到包裝都各有特色,要怎麼從中挑選出真正適合自己的那一款呢?
其實,多數綜合維他命的設計邏輯,會根據「產品定位」與「使用對象」來做出區隔與強化。因此,我們可以將市面上常見的綜合維他命,大致分為以下幾種類型:


✅ 多重營養型
優點:主打「All-in-One 配方」,一錠幾乎包含了所有的維生素與礦物質。
缺點:部分族群(例:甲狀腺亢進者,不適合補碘)不適用,已有補充其他單方成分的人,再吃綜合維他命時,可能會有營養素攝取過量情形。
對象:適合生活忙碌、外食頻繁或飲食不均的人。


✅ 劑量訴求型:
優點:主打高劑量維生素與礦物質,一次補足每日所需。
缺點:恐有營養素攝取過量,或人體吸收不全而導致營養素浪費問題。
對象:適合壓力大、熬夜或疲勞族群。


✅ 天然來源型:
優點:強調選用天然來源營養素,如植物萃取、有機農法原料,並主打「零添加」概念。
缺點:活性及吸收率難以管控,且單顆劑量較低,通常要一次吃很多顆才能補足每日所需。
對象:適合注重成分潔淨的族群。


✅ 族群專屬型:
優點:根據性別、年齡或人生階段設計差異化配方,讓營養補充更貼近個人需求。
缺點:非該適用族群者,營養比例較不符合他們所需。
對象:常見適用者有孕期、育齡女性、銀髮族、兒童等


✅ 機能複方型:
優點:添加額外營養機能如葉黃素、益生菌、膠原蛋白等,一瓶搞定多種保養需求。
缺點:這些額外添加的成份,通常劑量較低,吃了不一定有感。
對象:適合想補充綜合維他命及特定營養成分,但又不想一次吞好幾顆保健食品者。


✅ 吸收優化型:
優點:運用螯合技術、專利包覆與緩釋技術等方式,提升營養素的吸收率,有效減少營養素流失與干擾吸收問題,讓補充更有感。
缺點:價格通常較高。
對象:此類產品不但很受對成分來源與製程都很重視的消費者青睞外,也非常適合消化吸收能力較差者食用。

 

以上這些類型,都有其優、缺點與適用對象,但在選購時,不能只看「品牌」、「價格」和「廣告看起來好像很厲害」,而是要看這些訴求是否真有符合你的核心需求。
讓身體補得到、用得上,這才是我們攝取這些綜合維他命的用意。

 

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綜合維他命?掌握 7 大關鍵就不怕選錯!
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綜合維他命,光看品牌名稱或外包裝往往不夠,想要真正補對營養、補得有感,選擇時應該回到最核心的問題:你的身體,現在需要什麼?

幸孕果媽咪教室 綜合維他命怎麼挑?功效、種類一次看懂,找出最適合你的補給法


以下 7 大實用挑選指標,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營養補充配方:


✅ 1. 依「身體狀態」與「人生階段」選配方
不同年齡、性別或生理狀況,所需的營養重點大不同,舉例:
•    懷孕、哺乳、產後修復期:建議補充含 葉酸、鐵、鈣、維生素D、DHA 的配方,支援寶寶與媽媽雙重營養需求。
•    外食族、熬夜族、壓力大上班族:可選擇強化維生素B群、C、鋅、鎂等,有助提升代謝、幫助身體充電。
•    銀髮族群:留意鈣、D3、維生素B12、葉黃素等對特定生理機能至關重要的成分。


✅ 2. 劑量標示要清楚,配方成分要透明
優質的綜合維他命產品,應該清楚列出每一種營養素的含量與單位(如 mg、IU、μg 等),避免模糊不清或只寫「專利配方」卻不告訴你劑量的產品。


✅ 3. 營養素的「種類」與「劑量」是否合理?
營養補充不是越多越好!
而是應根據日常飲食攝取不足的部分來補充,若過度攝取,反而可能造成身體代謝負擔,或因為營養素來不及吸收,導致浪費。理想的配方,應以「均衡」為核心。


✅ 4. 礦物質型態會影響吸收效率
礦物質並非只看「有沒有加」,而要看「是什麼型態」。
選擇 胺基酸螯合型態(如甘胺酸鋅、甘胺酸鎂、甘胺酸亞鐵等),能提升人體吸收率,降低不適感,更貼近生理代謝機制。


✅ 5. 有沒有「幫助吸收」的配方設計?
營養素之間往往有協同作用,例如:
•    維生素D3 幫助鈣吸收
•    鎂與鈣需有適當比例平衡
•    B 群應完整補充更有效率
有經過專業營養邏輯設計的配方,往往能讓你補充過程「事半功倍」。


✅ 6. 配方越簡單越安心
避免選擇含有過多人工添加物(如人工色素、甜味劑、防腐劑等)的產品,特別是孕哺婦或體質敏感者,更應留意配方是否「純淨、無負擔」。


✅ 7. 素食者請注意來源標示
若你是素食者,記得多留意:
•    維生素B12、維生素D、維生素K是否為植物性來源或是素食者可食用來源(如:人工合成)。
•    膠囊成分是否為動物性明膠來源?
•    產品是全素、蛋奶素還是植物五辛素?

 

真正適合自己的,才是補得有感的關鍵
當你掌握了這些挑選指標後,就會發現:綜合維他命的選擇,關鍵不在於「成分堆得多豐富」,而是看整體的吸收效率、成分搭配邏輯,以及日常使用的便利性。

營養補充不該是盲目跟風,而是根據自己的需求,做出有意識的選擇。只有這樣,才能真正補得對、補得好,也補得更有感。